本文由作文地带整理分享,希望各位网友喜欢。
周处除“三害”的历史典故
周处(236年-297年),字子隐,新平太守、广汉太守、御史中丞。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下面是作文地带小编分享的周处除"三害"的历史典故,相信你们有兴趣!
周处除"三害"的历史典故
西晋时期,除了像王恺、石崇一类穷奢极侈的豪门官员外,还有一批士族官员,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胡乱吹牛,尽说些脱离实际的荒诞无稽的怪话。这种谈话叫作"清谈"。这种人,往往名气很大,地位很高。这也可见当时风气的腐败了。
但是在官员中,也有比较正直肯干实事的人。像西晋初年的周处就是这样的人。他担任广汉(今四川广汉北)太守的时候,当地原来的官吏腐败,积下来的案件,有三十年没有处理的.。周处一到任,就把积案都认真处理完了。后来调到京城做御史中丞,不管皇亲国戚,凡是违法的,他都能大胆揭发。
周处原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人。年青的时候,长得个子高,力气比一般小伙子大。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强悍,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义兴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义兴邻近的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服不了它。
当地的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义兴人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联系起来,称为义兴"三害"。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头痛的还是周处。
有一次,周处在外面走,看见人们都闷闷不乐。他找了一个老年人问:"今年年成挺不错,为什么大伙那样愁眉苦脸呢?"
老人没好气地回答:"三害还没有除掉,怎样高兴得起来!"
周处第一次听到"三害"这个名称,就问:"你指的是什么三害。"
老人说:"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加上你,不就是三害吗?"
周处吃了一惊。他想,原来乡间百姓都把他当作虎、蛟一般的大害了。他沉吟了一会,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我把它们除掉。"
过了一天,周处果然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处,只听见一阵虎啸,从远处窜出了一只白额猛虎。周处闪在一边,躲在大树背面,拈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前额,结果了它的性命。
周处下山告诉村里的人,有几个猎户上山把死虎扛下山来。大家都挺高兴地向周处祝贺,周处说:"别忙,还有长桥的蛟呢。"
来源:作文地带整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