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敬老的历史故事:张良进履

有关敬老的历史故事:张良进履

本文由作文地带整理分享,希望各位网友喜欢。

有关敬老的历史故事:张良进履

  导语:敬老、守时、诚信等是作为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下面是作文地带小编为大家整理张良进履相关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历史故事:张良进履

  据传说,有一天,张良在圯上(即桥上)漫步,适遇一年迈老人。只见老人故意把鞋摔下桥底,慢慢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拾鞋!"张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训老人,但碍于老人的年纪,不忍下手,只好下桥取鞋。取鞋后,老人又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膝跪于前,小心帮老人穿鞋。

  事毕,老人非但不谢,反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5日后的黎明,与我会此。"二次会面,皆因张良迟到而散,第三次张良夜半赴约,先老人一步,老人才授给张良一本书,对他说:"读此书则为王者师。后10年天下会大乱。

  13年后你会见我于济北谷城(今山东平阴西南)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很快走了。张良很奇怪,次日天明一看书,方知书名为《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军师)。

  张良就日夜诵读此书,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囊"。10年后果然陈胜起义爆发,13年后张良去谷城,山下确有黄石一尊,老人的预言神奇般地得到应验。这个故事虽属后人虚构,但他赞扬了张良的聪慧过人。苏轼在《留侯论》中曾对张良的涵养评论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一个人是否值得指导培养,老人用了拾鞋、进履、相约一系列细节进行考核,最终方肯授书指教。张良由怒而忍,由忍而拾鞋进履,由多次相约迟到到守时相约,得以受书获教,最终成为栋梁之材。这个故事似乎带有传奇色彩。但它说明,敬老、守时、诚信等是作为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

来源:作文地带整理

编辑:Liuxuepaper.Com

作文地带知识拓展:

  • ‌“故事”的英文翻译是“Story”‌。‌

    Story是一个英语单词,主要用作名词、动词,作名词时翻译为“故事;小说;描述;新闻报道;来历;假话;层;一种测量单位(1 story 等于 3.3 米);(Story) 斯托里(人名)”,作动词时翻译为“用历史故事画装饰;说谎”。

    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适合口头讲述。‌故事可以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虚构的情节。它们通常与人类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通过记忆和传播,影响着社会的性格形成和文化形态。‌

有关敬老的历史故事:张良进履
《有关敬老的历史故事:张良进履》
建议您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有关敬老的历史故事:张良进履
免费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