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愿发言的心理因素及策略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24

  一、畏惧心理

  在前期调查问卷中有83%的被调查的学生认为课堂上自己比较紧张,更害怕被老师提问。特别是当老师提问时这种感觉越发强烈,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发言。这种情况在不同的学生等级和性格上都有所表现,发言时多出现语塞的现象,本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想不起来,或是闭口不答。

  解决策略:针对此种现象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打算努力营造敢于创新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舒缓压力,消除学生由于周围环境而造成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可以在一种更放松的状态下学习。

  二、自卑心理

  这部分学生在班级中占得比率大概是23%,性格特点多为性格内向,气质类型则属于抑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弱型,兴奋和抑郁过程都弱。这种气质的人沉静,深沉,易相处,人缘好;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这类学生会因为成绩不优秀、长相不出众、家庭不显赫等多方面原因,自我感觉低人一等,并由此惭愧、羞怯、畏缩,闭口不言。教师的一个异样的眼神,同学一句无意的话语,都会深深地伤害他们。

  解决策略:对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就需要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敢于正视失败、定出适合自己的理想目标。对于他们我打算在课堂提问上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使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将一些简单问题的发言权留给他们。让他们可以顺利的回答出问题,并及时予以不同形式的表扬和奖励,逐步帮助他们恢复自信,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从众心理

  这部分学生总不愿去主动思考问题,经常在课堂上看别人的表现。别人不发言,他也不发言,别人说什么,他就跟着说什么,人云亦云,毫无自己的观点。课堂表现不积极。这种学生在课堂中占得比率较大一些,多为中等生和后进生,站全班比率的43%。

  解决策略:针对这部分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就成了关键性的问题。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打算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发言欲望。另外课堂组织尽量做到多样化,通过合作、探讨、分角色朗读、表演、演讲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表演、锻炼、思考、学生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

  四、等待心理

  这部分学生在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中都占有较大的比率,是一个比较庞大的人群。课堂表现为,听讲认真或较认真,他们遇到疑难问题不主动思考,就等老师的答案,记上完事。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老师过于勤快事必躬行。当学生的思维碰到障碍时,教师多怕影响课堂进度,而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总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统得太多,放得太少。久而久之学生就放弃了自己思考,养成了一种依赖感,产生了等待心理,等着老师说答案。

  解决策略:课堂上留够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针对一个较难理解的问题,多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讨论交流的时间,激起他们思维碰撞的火花,尽量让他们在争议中化解难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要能够沾边,就多鼓励、多引导、多启发。放开手,扶着走,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养成自立的习惯,做出自己的决定,说出自己的想法。

  五、惰性心理

  这部分学生由等待心理逐步演变成了惰性心理,他们感到创造性思维太烦太累,不愿多动脑筋思考问题,表达不同意见,惰于创新性发言。课堂表现为:讨论时漠不关心,质疑时事不关己;该想的不去想,该说的不去说,该动的也懒于动手,回答问题时人云亦云,照搬照抄,全盘接受。

  解决策略:针对这种现象我引入了小组积分竞争机制,将各组的发言情况进行评比及时奖励,以调动这部分孩子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主动发言。

liuxuepaper.com

编辑:Liuxuepaper.Com

学生不愿发言的心理因素及策略调研报告
《学生不愿发言的心理因素及策略调研报告》
建议您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学生不愿发言的心理因素及策略调研报告
免费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